蒙城文艺舞台好戏连台 历史民俗演艺薪火传承
首页 > 文化 > 文化 > 民俗 > 正文

蒙城文艺舞台好戏连台 历史民俗演艺薪火传承
2015-06-08 12:26:21   来源: 中国亳州网-亳州晚报     点击:     【字体:

提起蒙城,除了俊秀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很多人的脑海里还会闪现出可以随意将男女声切换唱歌的牛肉汤妹李莉、因一首自创的卖菜歌《送你葱》被全国观众知晓的菜花甜妈。

其实,这都是蒙城县着力打造蒙城文化演艺品牌工作的一个个亮点。如何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演艺文化,让这座城市因独特的蒙城文化焕发出独特的品质和内涵,一直是蒙城县不断探索并努力发展的课题。

“庄子故里逍遥游”系列报道之三

文艺舞台好戏连台

QQ图片20150607203948

演艺爱好者在蒙城文化馆内排练

民俗演艺薪火传承

“天清清、水蓝蓝,亳州大地春满园;华佗故里田园声,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亳州古代的花戏楼,天天上演二夹弦;古时曹操的运兵道,成为千古一奇观。”在蒙城县文化馆内,淮北大鼓书传承人张桂银一边敲着大鼓,一边唱着自编自创的《幸福亳州》。

这样的场景在蒙城县文化馆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除了淮北大鼓书外,琴书、坠子等非遗项目也是大家不断练习的文化项目。张桂银则成为众多民俗文化爱好者的导师,传播着自己几十年来的演出经验和艺术感悟。

“最近几年,市民们对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热情明显增加,看到那么优秀的文化能得到传承,我也特别欣慰。”如今已经64岁的张桂银,从12岁就开始学习大鼓书、坠子等非遗文化,创作的作品不计其数。

几年前,如何将传统文化薪火传承,成为张桂银最忧心的事情。张桂银介绍,随着韩潮、欧美文化的疯狂流行,大多数年轻人对比较传统的民俗文化都不太感兴趣,更不愿花费心思去学习传承,老艺人们只能守着一辈子的手艺默默哀叹。

让张桂银兴奋的是,随着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潮,非遗文化和民俗演艺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呈现在众人面前。近年来,蒙城县先后投入300多万元,扶持全县民间演艺团体、民间艺人和文学创作者,文化旅游部门也努力地为民间艺人、演艺团体寻找更多地训练场地和演出机会,让更多人了解民俗文化的美丽艺术。

文艺演出丰富多彩

在民俗艺人和政府不断努力下,如今民俗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蒙城旅游的另一个风景。走在蒙城的广场、公园可以随处看到手持团扇跳舞的广场舞大妈们、敲着大鼓说书的老艺人,兴致昂扬地观看学习大班会的年轻人。

踢腿、翻身、跳跃,再灵巧地扭身唱出《打金枝》的片段,若不亲眼所见,没有人能想象出这样一串连贯的动作会出自于一位73岁的老人。老人名叫孙华民,退休后就与老姐妹们一起来到文化馆,继续从事年轻时就热爱的戏曲表演,这次练习《打金枝》正是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演出做准备呢。

蒙城县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每逢端午、元宵、清明、五一等节假日时,旅游局都会组织热爱表演的艺人们编排节目,走上街头、学校、社区、公园等地方送演出。既能为演员们提供展现风姿的舞台,也能让更多的人享受精神大餐,感受演艺文化的魅力。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演出的场次越来越多,自发加入到演艺队伍的市民也不断增多,从最初的观众变成如今的表演者。蒙城县民间艺术协会秘书长蔡怀金对此感触颇深。

“我一开始是做装潢和广告设计的,后来因为特别喜爱演艺文化,才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30来岁的蔡怀金坦言,因从小就对传统的演出文化感兴趣,所以一直对此有所关注。后来,他渐渐发现随着娱乐休闲项目愈加丰富,人们反而对传统文化项目的了解越来越少。

于是,蔡怀金停止了之前的事业,创办了自己的传媒公司,致力于戏曲、大鼓书、清音戏等传统文化的推广,并在文化旅游部门的配合下,举办了蒙城县首届民俗文化节。从2012年成立自己的传媒公司,至今已经3年时间,蔡怀金的演出队伍也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成200多人,见证着演艺文化的蓬勃发展。

繁荣本土文艺创作

除了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蒙城县还积极推动文艺作品创作,丰富着演艺文化的内涵。蒙城县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全县文艺工作者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送文艺进农村”演出节目剧本创作,共创作出39个剧本。

通过专家评委两轮遴选评选,蒙城县评选出《民生工程暖人心》、《党的路线教育就是好》、《好书记回访到农家》、《孝女李小栓》、《远离邪教莫受骗》等10个剧本作为“送文艺进农村”演出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县文化旅游部门受邀组织了5个文艺节目,参加央视七套来蒙录制《咱们老家》栏目,并承办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华行》蒙城专题开拍仪式,让蒙城的风采通过央视舞台展现给全国观众。

优秀的文化不仅应该薪火传承,更应大步走出去。蒙城县在支持本土演艺文化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扶持民间文艺工作者走出蒙城,寻找更大的舞台。

淮北大鼓书传承人张桂银的作品《圆梦》在华东六省一市比赛中,荣获表演类一等奖和创作类三等奖。如今已经家喻户晓的牛肉汤妹李莉和菜花甜妈,更是走上了央视多个节目,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

在安徽省“东港杯”戏剧大赛中,蒙城县文化馆获优秀组织奖,参赛选手更是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2014年,蒙城县成功举办了甲午秋季甲午布衣祭祀庄子大典活动,并圆满完成安徽省“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千名文艺家下基层采风走进蒙城县系列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曾这样说过。

在文化的春天里,蒙城县正在打造着特有的历史文化品牌,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梦想,正一步步推进,一步步实现……
 

丰富的历史遗存、深厚的文化底蕴、悠远的人文传承,蒙城文化旅游资源,如今正在被发掘、深挖,并与产业相连,形成一个又一个规模宏大、前景广阔的文化旅游项目。这样的转变和成果,让人欣喜且振奋。

更让人兴奋的是,文化已不仅仅是蒙城的产业之一,它已渐渐融入市民的生活、城市的规划,让整座城市的灵魂得以提升,形象得以升华。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人文蒙城”的建设,为我市十大产业之一的文化旅游产业,新添了一抹亮色。相信随着一个个新的文化旅游项目的谋划、落实和推进,文化旅游业驶上发展“快车道”的蒙城,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民俗文化进校园[组图]
下一篇:国际友人摆摊当“掌柜” 借特色展品吆喝民俗风情